缅怀英烈铭初心,薪火相传担使命
——江油一中高2024级建川博物馆红色研学纪实
为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2025年4月25日,江油市第一中学高2024级师生赴大邑县建川博物馆开展红色研学活动。通过庄严肃穆的祭奠仪式与沉浸式主题展馆参观,学子们追寻革命足迹,感悟家国情怀,以行动赓续精神血脉。
壮士广场·以赤诚之心致敬英魂
活动首站,师生们齐聚“中国壮士群雕广场”。广场上216尊抗日英雄雕像巍然矗立,以血肉之躯铸就的精神丰碑令全场肃然。在讲解员的深情讲述中,同学们了解到,每一尊雕像都站在他所代表的或是牺牲的地方,雕像群组成了一幅壮丽的祖国地图。而每尊雕像的背后,都有一个壮烈的故事:从杨靖宇将军孤身血战到赵一曼狱中绝笔,英雄们“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气节震撼人心。
随后,全体师生列队肃立,齐声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激昂的旋律在广场上空回荡。学生代表缓步上前,向英烈雕像敬献花篮,全体师生行三鞠躬礼并默哀一分钟。
有学生在仪式后感慨:“默哀时,耳边仿佛响起战火中的呐喊。我们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必不负先辈以生命守护的河山!”
分馆研学·以史为镜汲取奋进力量
建川博物馆以“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传承,收藏民俗”为主题,拥有抗战、抗震救灾、红色年代等系列展馆,馆藏文物超千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达425件,是青少年学习历史的重要课堂。
祭奠仪式结束后,各班分组走进不同主题展馆,开启深度研学之旅,触摸历史,在展馆中感悟民族精神。
英烈手印墙:7500枚川军战士手印震撼人心,年轻的战士们以血肉之躯捍卫山河,让同学们深刻体会“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悲壮。
中流砥柱馆:通过文物与史料,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核心作用,学生们感受到党引领民族解放的坚定信念。
5·12抗震救灾纪念馆:日记形式的展陈还原了汶川地震的救援与重建历程,灾难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凝聚力令同学们动容。
国防兵器馆:从古代甲胄到现代导弹模型,祖国军事力量的飞跃发展激发了同学们的自豪感与使命感。
以行践知·青春誓言映照初心
研学尾声,各班以主题班会形式分享感悟。有的班级绘制“英雄图谱”,梳理英烈事迹;有的班级编排情景剧,再现“松沪会战”片段;有人写道:“历史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无数生命的呐喊。我们需以奋斗回应先烈之志!”也有学生写道:“今日山河无恙,但历史警钟长鸣。我辈当以学识为刃,斩破前行荆棘!”
年级分管校长李忠宁激励全体学生将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次研学不是终点,而是同学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命运的起点。愿你们如英雄雕像般挺立,做新时代的‘硬核’青年!”
结语:传承与担当
从壮士广场的铿锵国歌到展馆中的凝神沉思,江油一中学子以脚步丈量历史厚度,以心灵触摸民族脊梁,此次研学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溯,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正如建川博物馆墙铭所书:“一个民族不能忘记她的捍卫者。”红色基因已化作青春血脉中的炽热火焰,指引少年们奔向星辰大海。又如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对学子们的寄语:“珍惜当下,以青春之力书写民族未来。”江油一中的学子们将以革命精神为灯塔,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勇担使命,赓续红色血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图文|李蕾 编辑|严丽翔
初审初校|曾德辉
二审二校|李忠宁
终审|王国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