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记校长专栏 > 潜修内涵铸精品 提升理念谱华章——勾红蔚校长阐述办学理念

潜修内涵铸精品 提升理念谱华章——勾红蔚校长阐述办学理念

2007年12月20日 16:38:57 访问量:11676

潜修内涵铸精品  提升理念谱华章

——四川江油一中的内涵发展之路

勾红蔚

 

我们江油一中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发展里程,她的全称是“四川省江油市第一中学”,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优良传统和辉煌业绩的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近年来,走内涵发展之路,学校取得了跨越式的飞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效益,获得了众多的荣誉: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模范职工之家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四川省五四红旗团委四川省绿色学校绵阳市文明单位绵阳市德育先进单位绵阳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单位……

这是我校几年来始终不移走内涵发展之路的结果。

 

第一部分 

 

积淀丰厚  业绩突出

 

发展简史

学校始建于1914年,原系四川省立第二中学,首任校长是进步人士、知名学者李宗吾。

回顾江油一中近百年来走过的办学历程,屡遭挫折,备尝艰辛。1935年,因战乱而停办;1937年,在原省立二中校址改办江油县立初级中学;1944年,建成江油高中;1952年,又改办成县初级中学;1970年,文革中学校被迫拆迁到农村,1973年又迁回原址;1982年,更名为“江油县第一中学”;1983年,建成高完中,学校发展步入正轨;1992年,晋升为绵阳市重点中学;2000年,晋升为省重点中学;2002年,创建成首批省示范性普通高中。

江油一中是一部生动而丰富的教育奋斗史,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发展的缩影。一代代一中人始终坚持走求真求实的报国之路,走积极进取、不断开拓的发展之路,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无私奉献,才发展成今天远近闻名的“四川省江油市第一中学”。

 

红色记忆

江油一中是厚重而生动的教科书。

首任校长李宗吾建校艰辛,办学诚笃,形成了求真务实、德智并重的优良传统,成为江油一中的立校之基,兴校之本,是民国初年全川最早建立的四所省立中学之一,是川西北历史悠久、享有盛名的学校。

1927年,革命家、教育家张秀熟(时任学校教务主任)与校长章璞在校内建立川西北地区最早的中共地下党组织,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下,传播马列主义,传播“五四”精神。他们坚苦卓绝的斗争,大大推进了江油及周边地区的革命运动,成为当时川西北地区中共地下党活动的中心。

1935年,红军长征,途经江油,徐向前的指挥部就曾设在一中校内。徐向前元帅在此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革命先烈的英灵至今还感召着一代代一中人。

 

光荣传统

革命星火,在此燎原,辉耀着一中的史册;革命前辈,浴血奋战的感人事迹,激励着一代代一中儿女奋勇向前!

经 过近百年的不懈努力,学校逐渐形成了“求真报国、开拓发展”的优良传统,形成了“继承传统、团结协作、求实自砺、追求卓越”的一中精神!无数热血青年从这 里出发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像中央部级领导郑科扬、发明家张开逊、画家王德年等一大批优秀学子就是他们中的精英。还有更多的普通劳动者,他们在平凡的岗位 上默默地奉献着他们的聪明才智。

一中校友、发明家张开逊这样评价母校:江油一中经历见证了这一次又一次巨变,在岁月的风雨中执著地为中华民族造就站在时代的前列、为民族的振兴默默奉献的人。他们的追求、理想和业绩已经化为文明,成为中华民族辉煌历史的一部分!”

 

基础设施

1999年以来,学校总体投入近5000万 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新修了第二教学楼、图书科技大楼、临街综合楼、学生宿舍楼、学生食堂、体育馆及学校校门;装修了教学大楼、实验楼;完成了学校运动场 的改建和扩建;加强了校园环境建设,完成了校内道路的硬化,校园环境的绿化与美化,融教育性、知识性为一体,着力打造书香校园。

硬件设施齐备,功能用房已基本满足办学需要。图书馆藏书达12万册,“四机一幕”装备到教室。配备了三个多媒体教室,两个语言实验室,以及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音像电子馆。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课堂演示系统、校园广播系统、校园闭路电视系统等一应俱全,为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可喜成绩

高考升学,连年攀升

2003年,有2人进入绵阳市理科前5名,1人进入绵阳市文科前10名,囊括了江油市文理科状元,3人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获绵阳市高考评价二等奖。

2004年,650分以上的特优生人数跃居绵阳市第二位,2人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获绵阳市高考评价一等奖。

2005年,本科上线突破700人大关,4人上清华、北大线,2人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获绵阳市高考评价特等奖。

2006年,在参考人数剧增、招生计划锐减的情况下,学校本科上线793人,并一举囊括了江油市文理科冠、亚军;获绵阳市高考评价特等奖。

2007年高考再次实现新的突破,本科上线一举越过900大关达到924人,比去年增长131人,重点本科上线233人,比去年增长14人,艺体双上线16人,本科实际上线940人,本科上线率、本科增长率和重本上线率均居江油市首位,全面超额完成了上级考核目标,各项考核目标完成情况均居绵阳市前茅,综合评价列绵阳市省示范学校第一名,并连续三年获得绵阳市高考评价特等奖,8个学科中,有7个学科获一等奖,1个学科获二等奖。1人考入北京大学。

素质教育,硕果累累:

3位同学先后两次代表四川参加中央电视台“星星擂台赛”,获总决赛二等奖;2003年,何浪与成都的三位同学一道代表四川参加西部数学联赛夺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勇夺金杯;2004年,江油一中代表队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CCTV“异想天开”——“破译窦圌山铁索架设之谜”活动中,勇夺优胜杯;20061月,王言勇夺四川省首届“创新杯”中小学生普通话比赛中学组金奖;20067月,邱辰代表绵阳参加四川省中小学生英语电视大赛获高中组一等奖;2007年,学校女子足球队代表绵阳参加四川省青少年女子足球锦标赛,乙队勇夺冠军,甲队也取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另有4名队员被选入省队集训,学校女子足球队打破了江油参加省级比赛集体项目从未夺冠的历史,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为江油创造了历史。

办学档次,不断提升:

今年,学校档案管理晋升为档案规范化管理省二级单位,学校食堂被省卫生厅评为食品经营A级管理单位,学校荣获绵阳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党总支被市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学校的办学效益不断提高,学校影响不断扩大,学校的知名度不断提升,赢得了社会的广泛支持和普遍认可。

江油一中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办学业绩,探究其快速发展的根源,归根结底在于实施精品战略,走内涵发展之路。

 

第二部分 

 

优化内涵  打造精品

 

当我们立足省示范学校平台以后,首先思考的问题是如何以更加科学的管理,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细致的举措来彰显学校实力,提升学校品位,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确立了“修炼内涵,提升理念,打造精品学校”的办学宗旨。

我们之所以作如此选择,是由我们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竞争异常激烈的教育发展形势两方面原因促成的。

2003年,按照绵阳市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战略,江油掀起了争创“国示”的热潮。面对摩拳擦掌的师生和老百姓的关注,面对学校发展所面临的压力与竞争,学校领导班子十分冷静,大家都在思考:

创“国示”,学校硬件上的差距太大。不说大量的教学用房和设备设施,就是新征60亩地,都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学校地处城市中心,周围根本没有可供征集的土地。

创 “国示”,学校也可能成功。可以置换原校,到城外征地新建,可以合并其它学校,搞一校两区。但这样的结果,要么是大量的负债,同时丧失地理位置和多年积淀 的人缘优势,要么是增加管理难度,甚至因为磨合不好,会成为表面文章,最终影响学校的教育质量。同时,教师的住宿、交通及教师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将随 之而来。

创“国示”的目的是什么?做大做强,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扩大学校影响力,满足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老百姓心目中优质教育的核心是什么?教育教学质量。

随着一遍遍的思考,一条全新的思路逐渐形成:

一流的名校,靠的是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学生和一流的管理,而不是一流的校园。

一流的强校,强的是教育教学质量,强的是学校整体所体现出来的战斗力。不是因为大而强,而是因为强而大。

所谓“品牌”,我们的理解是:牌子要打响,品质就得做精。学校品牌的关键在于品质,品质是根本,是实质,品质比牌子更重要。缺乏品质的牌子达得再大,也只是一个徒有虚名的空架子,也不可能赢得老百姓的认可。

这是我们一中人对“强”与“大”的独到理解。

思路明晰了,我们做出了果断的战略决策:放弃“国示”的争创,修炼内涵,提升理念,打造“精品一中”,走一条自己的“强校”之路。

与之配套的管理也在随之发展变化:由“优化内部管理,向管理要形象,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到“优化内涵,打造精品”,逐步完成从制度化、民主化到人性化的管理三部曲。

 

班子建设

 

学 校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科学、规范、务实的管理,是实现办学思想的基础,也是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我们提出 了“严谨治校,规范办学”的管理理念,优化内部管理,向管理要形象,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构建了“以人为本,制度教人”的全新机制,形成了一整套 规范的制度,逐步实现从制度化、民主化到人性化的教育管理,让大家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得到统一,人的潜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一、“责、权、利”统一

对 领导干部的管理坚持“责、权、利”的统一,实行绩效职务津贴制,打破职务和津贴硬挂钩,推行职务和津贴的软着陆。对连续两年目标绩效考核垫底的年级组、教 研组正副组长、中层干部执行降职或解聘,推行中层干部试聘制,对新聘的干部都要确立一年的试用期,试用期满,经教代会测评“称职”方可正式聘用,不合格 者,予以解聘。

二、“七字”准则

要求广大干部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不断增强责任意识,用学、思、率、勤、服、精、廉的“七”字准则来严格要求自己学: 要求干部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思想素质、业务水平、转变教育观念、创新工作方法;思:思考缜密、思路开阔、思想上进、思考学校发展;率:率先垂范、敢挑重 担、勇于负责、工作在前、享受在后、注重效率;勤:勤政务实、勤到班组、勤到课堂;服:服务师生、服从上级、服从全局;精:精益求精、精品意识、精细管 理、一中精神;廉:廉洁自律、不谋私利、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以此来增强班子成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领导班子良好的集体形象,形成了一个过硬的领导集体。

三、树立六种风气

要 求班子成员要牢固树立六种风气:一是树立学习理论、思考问题的风气,克服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思想;二是树立勇于拼搏、迎难而上的风气,要坚决克服不敢碰 硬、随遇而安的思想;三是树立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风气,要坚决克服得过且过、无所作为的思想;四是树立胸怀宽广、虚怀若谷的风气,要坚决克服气量狭隘、 目光短浅的思想;五是树立奋起直追、只争朝夕的风气要坚决克服办事拖拉、被动应付的思想;六是树立严格管理、依法治校的风气,要坚决克服主观随意性、坚决克服各自为阵、我自为大的不良习气。通过六种风气的树立,形成了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坚强的领导集体。

四、“互动式”管理

“互 动式”管理包含了两层涵义:一方面学校中层以上的干部要随时深入到学生与教职工群体中,及时发现问题,了解工作状态,倾听师生心声,力所能及地为他们解决 一些问题;另一方面,全校师生员工也要积极思考学校的发展、管理、建设,把自己的想法点子及时传达给相关领导,丰富学校行政决策的内容,使学校的管理理念 更加人文、更加和谐、更加科学。

 

制度建设

 

对于管理,我们有自己的理解。管理是什么,是规范与约束,更是激励和引领。校长一个人的声音虽然微弱,但通过班子、中层和全体教师,通过管理这个“扩音器”,将得到数倍的放大,就会将无数薄弱的力量汇聚起来,形成一种让人意料不到的强大力量。

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实施科学、规范、务实的管理,这是实现办学思想的基础,是提升办学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管理的基础工程就是建立健全与之配套的制度

 一、向人文化过渡

坚持“以人为本”,把“团结人、关心人、培养人、提高人”放在工作的首位,激励全校教职工共同关注学校的前途与命运。通过各种规章制度、奖励措施、人文关怀,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的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教师的潜能和聪明才智,由抓人的成长与发展进而推动学校的长足发展。

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学校先后建立健全了一整套规章制度和相应激励措施:《关于制订实施<江油一中教学质量评价方案>的 决定》、《关于班级管理质量目标与班主任津贴挂钩的决定》、《关于实施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的补充意见》、《关于命名首批骨干教师的决定》、《关于家长委 员会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师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规定》……这些规章制度,涉及学校管理的各个层面,一一收录成册,一切都那么透明,那么细化, 教职工能得到什么奖励,该受到什么处罚,只要“对号入座”即可。

制度每校都有,但最关键的还在于执行得怎么样。“定制度不执行,比没有制度更可怕。”我们认为,制度不在多,关键在执行力。制度管理,为江油一中赢得了机遇,为学校的发展带来强大的生命力。

制度化管理在学校发展的历史上功不可没。但我们却没有在这个教育管理学的初级阶段上停留多久。我们非常清楚,现代教育管理学的更高阶段是民主化管理,高级阶段是人性化或者说是人文化管理。

在 我们江油一中,有两个雷打不动的原则:一是重大问题一律由教代会通过,拍板。影响全局的问题,则由校长办公会集体研究、决策然后分步实施。二是需要提请校 长办公会研究确定的问题,相关处室必须事先拿出初步的处理意见。如此一来,就形成了中层把关、职责分明、校长办公会审查、教职工监督、职责分明、层次有 序、具有浓厚特色的民主管理模式。

在推进民主化管理的同时,我们又把管理向人文化的层面挺进,并且已经开花结果。

设立学校骨干教师、教坛新秀等众多奖项,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激励教师不断成长。

实施“情感工程”:学校教职工及父母去世时,送花圈、幛布,以示哀悼;为单身未婚教职工过生日,送鲜花……这些举措,看似平常,却让每一位教职工深切地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心,进而增强他们爱校意识和责任感。

在 学生管理上:每周星期六给住校生开设“周末影院”,让他们得到健康积极的休息;开辟了“心灵家园”,让学生的倾述有了场所、有了对象,心中的疑惑、焦虑, 有人帮助消除;每天早上离上课还有一段时间,会有早间新闻陪伴着学生从食堂走进课堂……置身于这样一种人文环境中,就会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激情。

 

二、向精细化迈进

实现科学、规范、务实的管理,我们又马不停蹄地向精细化迈进。

1、江油一中有一个独特的走动式管理和谈话制度。学校每个行政领导都有一个谈话记录本。每周,行政领导至少要找教职工谈话3人次。领导可以有目的地找教师,教师也可以就自己关心的问题随时找行政领导谈。这样的制度,将很多矛盾和问题化解在无形之中。

2、实行德育工作、教学工作、党务工作月工作专题会和教研组长工作月汇报制,集中解决专项问题,完善各项管理。

3、落实常规管理,教导处定时召开科代表会、学生代表会,并随时对班科教学情况进行抽样检查,政教处定时召开学生干部会,总务处定时召开生活委员会,跟踪监控学校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写出抽样监控报告,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提出调整方案,定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我们实行人性化管理,最大的收获就是既激发了教师个体的创造力,又增强了大家的团队意识。

 

师资培训

学校的发展源于教师的发展。德艺双馨,是一中教师的追求。“精品一中”的一大内涵,就是一支精良的的教师队伍。

关注教师的成长、幸福和绚丽多彩的人生体验,追求师资队伍的艺术架构,以教师为本,把关注、关心教师的政治、经济、生活利益做为杠杆,启动学校快速、稳健发展的双翼,是我们江油一中领导层教育思想的一大核心。

“师资队伍是学校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基础”,有这样的认识,也许并不新鲜。可以说,从全省高中教育竞争开始的那一刻,优秀的师资,就成为教育资源争夺中的重要一环。人才需要引进,而我们更注重的是教师的培养。

“名校靠什么出名?靠名师。没有名师,就不可能有名校的产生和存在。而名师不是自封的,也不是自生自长的,要靠培养,且主要靠校本培训。”

为此,我们要求全校教职工必须树立教师成才观,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思想,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完善自己的教育手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而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优化发展,夯实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基础。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适应学校发展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探索出了“四维一体”的立体师资培养模式。

1、抓教师个体的成长

鼓励教师张扬个性,形成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构建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让每一位教师知道自己在学校群体中的层次与位置,明确努力方向,促进自我发展。对每一位教师做出成长规划和具体要求,鼓励并协助教师按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成为教育教学的行家和高手。

2、抓青年教师队伍的转化

开展 “一带一” 结对子工程,从源头出发,强化青年教师的成才观,帮助每位青年教师特别是新分教师,正确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按“入格——合格——成熟”的不同层次,确立阶段目标,制订培养计划,拟定培养措施,搭设成长平台,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进程。

开展青年教师微格课、优质课、校级示范课等教学技能大赛,组织教师辩论赛及教师才艺展示,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平台。

组织青年教师开展给材料演讲赛,只给5分钟的准备时间,没有平时的积累,是难以完成的。

3、抓骨干教师后培养

建立激励机制,激发骨干教师再提高,再发展。培养终身学习意识,确立更加长远的发展目标。深化教育科研,努力培养创新型名师。更新观念,实现骨干教师自身价值的超越与升华,打造彰显名校特色的“大师”。

4、抓整个教师队伍的整合交融。

大力推行集体教研;以一系列激励措施,强化老带新、新促老;年级与班组的教师配备中,充分考虑每一位教师的实际情况,让团队合作的能量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在师资队伍的构建与培养中,“骨干教师群是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志和学校品牌的象征,是支撑一所名优学校的中流砥柱。”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家知道:

“北师大工作在教育战线上的数万毕业生中,涌现出了近500名特级教师。他们共同的特质是:热爱学生;功夫‘在诗外’,不断给自己‘充电’;永不满足,具有强烈的再提高内驱力。”

“青年教师的培养,比较显见。但骨干教师的后培养却往往被学校忽视。它导致的结果是,一些人安于现状,惰于进取。时日一久,必然出现知识老化,教法陈旧……”

在“四维一体”的教师培养过程中,还采取了相应的配套措施。

二、配套措施

1、深化“文明修身”活动,在教职工中全面展开多读书、读好书、读专著、做笔记、写体会活动,学校教科室、图书馆、阅览室负责向教职工推荐教育教学方面的优秀文章和优秀书籍,并分期开展有主题的读书活动,丰富教师文化内涵,以广博的知识征服学生,用丰厚的涵养感染学生。

2、购置“教师礼仪”光碟,定时组织教师观看,提高教师内涵和人文素养,强化教师由教书匠向文化人、从事务型向科研型、自奉献型到创造型的转变。

3、举办“江油一中师德报告会”,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增进教师之间的了解,让一中教师的好思想、好德行得到有效的传承。

4、完善学校骨干教师评选方案,设置“骨干教师讲堂”、“骨干教师论坛”,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骨干”作用。

5、实施骨干教师“五个一”工程,要求骨干教师每学期要有一篇教学论文、一份优秀教案、一堂公开课、一个转化教师或学生的案例以及一份指导、帮助青年教师的心得。

江油一中的教育实践已经发展成一种文化资源。因为这样的资源,学校有了空前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因为这份向心力,学校的工作思路,很快被团结一心的教职工们变为现实。

有人把我们的这种做法称为“激发活力的艺术”。学校崇尚这样的艺术,因为它能给学校带来希望;教师崇尚这样的艺术,因为它能够让自己的理想变为现实。

正是有了这样的举措,我们构建了一个优秀的教师群体,初步形成了推动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

 

教学管理

我校实行的是年级教学目标管理责任制。教学管理中,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1、重视教学观念的改变,认真贯彻“四个为主”的教学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能力为主旨。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质量观,正确处理好教与学、主导与主体、讲与练、质量与负担的关系。

2、 落实常规管理,教导处定期举行教情学情调查,定时召开学习委员会、科代表会,广泛收集广大师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建议,所收集的意见或建议不与教师津贴挂 钩,确保了教情学情的真实性;教导处将所收集的信息及时反馈给相关领导、相关教师,在教务处或相关领导的指导下对症下药,及时整改。

3、不定时对班科教学情况进行抽样检查,跟踪监控,写出抽样监控报告,在适当的范围,以适当的方式反馈给教师本人,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调整方案,定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4、完善教研课的管理,要求授课人准备要充分,课堂教学要精彩;听课人要认真听课评课,至少要提出三点不足,以评促教、共同提高。

5、在抓好教学常规的同时,确立年级教学重点:高一重点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高二重点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高三的重点则是知识的系统化与备战应考。

6、将年级、班科集体教学效果评价捆绑在一起,纳入绵阳统考的评价体系,既防止了任课教师的单科冒进,又防止了学生的偏科,强调了学科的均衡发展;对同一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和任课教师拉通排位,强调了学科的整体发展。

7、对每次考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分析有无知识漏洞,教师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学生学习方法、解题技巧是否欠缺,以便及时查漏补缺。

8、高三实行学校领导包班制,与班主任、任课教师一道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立学科中心组成员,中心组成员负责本学科的选题命题与试题分析,其他教师则提供参考材料,负责具体实施。

9、举办教学年会,搭建成了学校检验教学成果、培养教师、交流经验、总结教训的平台。

 

教育科研

立足课堂搞教改,针对问题搞科研,以科研促教改,以教改促教学。科研立项力图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与焦点问题,切实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教育科研的终极目的是要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学校的教学质量,从而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1、抓好教育科研的常规工作,建立健全教育科研的评价机制,成立教育科学委员会,制定了《江油一中教育科研管理暂行办法》和《江油一中教育科研管理暂行条例和奖励办法》,从管理机制和规章制度上加强教育科研的力度。

2、加大教育科研投入,努力构建教育科研新环境。组建教育科学研究室,建立学校网站,完成校园网建设,建立信息库,加强与外界的信息交流,为学校的教育科研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3、强化广大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促进教师由教学教研型向教育科研型转化。

 

德育管理

一、降低重心  注重养成

1、从良好习惯的养成入手,以加强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为突破口,深化“文明修身”工程,落实“礼仪、礼貌、孝心、感恩”四大主题活动,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感恩意识,努力构建文明校园。

2、从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入手,加强校风建设。对品行端正、热心公务、关爱他人的学生实施专项奖励,彰显学生中的好人好事,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增强校园人文素养。

3、以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兴趣,展示学生特长的同时,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爱校情感和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家校联系,成立家长委员会,聘请校风督察员,努力构建“三位一体”的全员育人网络;警校共建,共同治理有利于德育工作的育人环境。

5、举办德育年会,学校把它作为检验德育工作成果、培养和锻炼德育队伍、交流德育经验、提高德育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

二、爱心奉献  面向全体

学校特别注重对贫困生的帮扶工作,多渠道推动学校的爱心助学活动。

加大对贫困生的减免力度,每学期的各项减免费用都在30万元以上。

学校成立爱心基金会,由各年级爱心成员收集变卖废弃物、师生爱心捐款来筹集资金,每学期筹集资金近万元,自2002年成立以来,受资助学生3200余人次。

号召广大教师与贫困学生开展“手牵手”活动,不仅给予经济上的资助,还鼓励他们树立远大志向,努力成长为服务社会的有用人才。

联系社会各界人士无私资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积极争取社会团体爱心资助,为那些考上大学的贫困学生争取到了助学金。

举行以爱心奉献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通过“与你同行,让爱到永远”主题班会,营造氛围,凝聚力量;每学期召开爱心奉献表彰大会,表彰爱心奉献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确保了一中学子都能顺利完成学业。

 

学生培养目标

    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努力培养身心两健、智能并重的合格高中生,引导学生树立高远的目标意识,积极增强竞争意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磨练坚强的个人意志,培育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具有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健康的心理品质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第三部分  发展思路

 

新的理念

“三本”立校  “三品”强校

我校于20077月召开八届三次教代会,讨论通过了“三本立校,三品强校”的新理念。

“三本”立校: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和谐为本、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三品”强校:就是坚持“德育重在师生品行的塑造,管理重在实现办学品质的优化,质量重在实现办学品位的提升”的工作思路。二者结合,即是通过各种规章制度、奖励措施、人文关怀,有效地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搭建发挥广大教师的潜能和聪明才智的平台,把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摆在学校管理工作的首位,由抓人的成长与发展进而推动学校的长足发展。

 

新的设想

    一、内涵发展  打造精品

1、完善与“精品一中”匹配的校园环境;打造书香校园,增强文化内涵;实施“文明修身”工程,教化师生德行;德育年会,探索育人新途径;爱心组织,点滴相与献真情;教学研讨,注重实效;教学技能大赛,尽显教师风采;校园艺术节,彰显学生特长。

2、为加快“精品一中”的建设步伐,邀请10多位省内知名的教育专家,举行提升办学理念研讨会,为学校新时期的持续发展建言把脉;邀请市教体局、教研室领导及市内教育界同行70余人,为江油一中的发展支招;邀请部分家长代表近100人召开座谈会,为江油一中的进一步发展献计献策……

二、编印校本教材  丰富人文积淀

1、为刚入学的高一新生编印《走进高中》校本教材,做好高初中的衔接教育,使高一新生尽快走上高中生活的正轨。

2、开发以弘扬李白文化、“走近李白,感悟经典”为主题的校本教材,编印《飘逸李白》下发师生阅读欣赏,让广大师生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提升人文素养,形成人文精神,丰富学校人文内涵。

3、开发以反映学校深厚文化积淀为主题的“一中史话”校本德育教材,加强校情校史教育,感召师生热爱学校,树立理想,报效祖国。

学校萃取众家之美,增强学校的人文积淀,不断修炼内涵,提升理念,提高办学品位,打造精品学校。走进今天的江油一中,校园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氛围,如同漫步于一幅精美的画卷,品味一首优美的长诗。汇聚百年校魂,一中求学圣地,初具雏形。

 

新的做法

1、不断强化“三本立校,三品强校”新策略,深化新的办学理念,夯实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基础。

2、正确认识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既要强化广大教职工的忧患意识,又要增强大家的自信心,以形成强力推进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

3、加强学校管理,增强质量意识,制度管理进一步精细化,大力推进民主化、人文化管理进程。继续推行学校教学质量目标评价体系,执行质量目标达成情况追究制,教师津贴实行浮动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挖掘教职工的潜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4、狠抓师资队伍建设,用5年时间打造60名校级骨干教师,30名绵阳市级骨干教师,10名省级骨干教师,5位学科首席教师,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教艺精湛的教师队伍,尽快实现从“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再向“专家型教师”的飞越。

5、逐步推行首席教师工作制,成立首席教师工作室。由首席把关各个学科,开展学科研究,肩负研究高考、指导教学的重任。

6、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合青年教师快速成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考核机制和培养机制,给他们搭建成长的平台,提供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尽快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增添成长的动力。要引导青年教师树立远大理想,不要仅满足于现有的工作条件和工作待遇,不能仅满足于自己的工作现状;要引导他们向一中的前辈学习,向取得 了突出成绩的同事学习,向我们的教育对象学习,吃苦耐劳,克服困难,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努力成长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要求新分新调教师均必须 担任至少两届班主任工作。

7、进一步强化德育管理,落实德育管理评价办法,全面推进文明班级、文明处室、文明班组、文明寝室、文明师生的评选和表彰,定时举行德育成果展示。

8、要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加强对班主任的培养和指导,要求他们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断更新育人理念,树立新型的学生观,向学生学习,走进学生,亲近学生,平等交流,和谐共处。

9、德育工作既要高扬主旋律,又要有阶段性工作目标,确定工作主题,体现时代精神,富有时代气息。要开展丰富的活动,寓教于乐;要针对焦点问题、难点问题确定德育科研课题,深入研究,找出对策,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服务。

10、 校园文化建设要重点突出书香气息,不断提升文化品位,以彰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悠久的一中历史,凸显一中精神这个主体,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要有效地 利用好现有的宣传阵地,及时向广大师生、家长,向全社会充分展示一中师生的新风貌,展示我们学校的新风采,以赢得更多的关注,更大的支持。

11、大力加强艺体工作,努力彰显学校素质教育成果,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艺体人才,适时开展江油一中学生才艺大展演,为广大学生搭设展示特长、展示才艺的大舞台,充分展示一中学生的青春风采。

12、总务后勤要不断提升职员工人的服务意识,全力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优质的后勤保障。

 

新的气象

目前,学校形成了领导集体以学校的发展为己任、用心谋事、倾心成事,教师以敬业、精业为乐、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学生以成才为志、努力学习、奋发有为的优良校风。

学无止境,教无峰巅,奋斗无极限,江油一中,值得期待!
编辑:陈小波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工信部备案查询 中国现代教育网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四川省江油市第一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四川省江油市第一中学(简称:江油一中) 版权所有
地址:四川省江油市诗仙路东段168号 邮编:621700
蜀ICP备14002710号 蜀ICP备14002710号-2 蜀ICP备14002710号-3
川公网安备 51078102110050号 川公网安备 51078102110171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