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大家谈 > 100件中学生要做好的事之二十九克服依赖心理,学会生活自理

100件中学生要做好的事之二十九克服依赖心理,学会生活自理

2017年03月08日 20:21:10 访问量:21371

依赖的习惯,是阻止你步向成功的一个个绊脚石,要想成大事你必须把它们一个个踢开。

——比尔·盖茨

当小鹰还未出生时,老鹰都把窝巢筑在树梢上或是悬崖陡壁上。母鹰先衔一些荆棘放在底层,再叼些尖锐的小石子铺在荆棘的上面。最后再衔些枯草、羽毛、兽皮盖在小石子上,做成一个孵蛋的窝。

很快,小鹰出世了,并慢慢长大,羽毛也渐渐丰满。当母鹰认为小鹰该学会飞翔自我独立时,她就会停止喂食。

鹰妈妈是很残忍的,她开始搅动窝巢,让巢上的枯草、羽毛掉落,露出尖锐的小石子和荆棘,小鹰被扎得疼痛难耐,嗷嗷直叫。

她把所有的小鹰都赶出温暖的小窝,小鹰没了落脚的地方,会死死抓住窝沿。窝沿的刺戳进小鹰的脚掌,它们摇摇欲坠。因为从没尝试飞翔,小鹰俯视空旷的大地时不免心悸。

这时,鹰妈妈会用翅膀拍打紧抓窝沿的小鹰。小鹰失去平衡,跌落下去。小鹰极度惊恐,为了自救就张开翅膀,开始了生命中的第一次飞翔。

是鹰妈妈残忍无情吗?不,母鹰深爱着她生养的小鹰,母鹰更渴望她疼爱的小鹰展翅翱翔。因此,必须无情地逼着小鹰飞离舒适的家,勇敢地学会“独立生活”。

如果没有鹰妈妈那狠心的一推,那鹰就不能称之为“鸟中之王”了。鹰之所以是鹰,取决于它们摆脱了一项致命弱点——依赖。

老鹰尚且懂得如此深刻的哲理,身为人类的我们,完全有能力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然而太多的时候,为什么我们却没能做到?很可能就是,你的依赖性太强,你无法强迫自己离开“鸟巢”,展翅飞翔。

有这么一个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

古时候,有一对夫妇晚年得子,十分高兴。他们把儿子视为掌上明珠,含在口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怕飞了,什么事情都不让他干。

儿子在他们的溺爱下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虽然渐渐长大,却连最基本的生活也不能自理。

有一天,为了做一笔重要的生意,这对老夫妇不得不出趟远门。他们怕儿子饿着,于是想了一个办法。他们连夜烙了一张大饼,从中间穿个孔,套在儿子的脖子上,并且再三交代他,如果饿了就咬一口。

几天之后,当这对老夫妇匆匆从外地赶回家的时候,悲剧发生了——他们的儿子已经饿死了!为什么呢?难道是烙饼不够吃吗?

老夫妇发现只有孩子颈前的烙饼被咬了几口,后边的连动都没动过。原来,他们的儿子只知道啃离嘴巴近的烙饼,而不知道甚至根本就懒得把后边的饼转过来吃。

这个故事虽然有些夸张,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类似现象也不能说没有。特别是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都视之为宝贝,百般宠爱,孩子严重依赖亲人,虽然已经上了中学,但生活自理能力还是很差。

孙明高一时出国留学,为了一个人静心学习,同时也为了锻炼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他在学校外边找了间地下室独自居住。两天后,他的一个同学慌慌张张地找到老师,说他情况不好。老师根据地址,找到那间地下室,敲门没人应。回到家,老师放心不下,又不停地往孙明的住处打电话,终于有了应答。孙明一拿起电话就哭了起来:“老师,我搬到这里两天没有吃饭了,我高估了自己的生活能力。”

老师放下电话,从城市的一头又赶去另一头,把孙明接回自己家,给他下了一大碗热气腾腾的汤面。在聊天中,孙明告诉老师自己在国内家里的生活。

原来孙明家经商,家境不错。作为家中的独子,他很受父母疼爱,这也造成了他独立生活能力严重欠缺。在同学家吃饭,他连碗筷也需要别人帮着拿。孙明说,在自己家里,有5个保姆专门照顾他的生活,像摆碗筷、穿鞋袜这些生活琐事,都不用他自己操心。

很多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无知达到令人惊讶的程度。有一个留学生在离学校行政楼步行5分钟的地方租了公寓,住了两天也不去报名。老师跑去找他,问他为什么不来学校报名,他一脸茫然地回答说,自己找不到行政楼。这样的学生即使学成归来,又能做些什么呢?

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状况调查”显示,204%的青少年明确表示“缺少生活自理能力”;183%的青少年“做事依赖别人”;28%的青少年“很少帮助家长干活”。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法律所所长鞠青认为,青少年在父母如此“周到”的服务、如此“严密”的保护下,自理行为大大减少,对成年人依赖性越来越强。很多青少年都将父母的呵护当做“拐杖”,可是却没有想过,一旦离开了“拐杖”,自己就寸步难行。

可是,我们中学生将来面对的竞争,绝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而是综合能力的较量。因此,从小培养自己的自理能力,是每个杰出中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在瑞士,中学生为了不让自己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注意在生活中的自理。譬如,对十六七岁的姑娘来说,几乎什么家务活都会做,甚至还能到别人家去当女佣。这样做,一方面锻炼了自理的能力,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培养勤劳的意志品质。

在德国,中学生从不让家长代替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否则就被其他人当做是一种耻辱。法律还规定,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

在日本,有句名言在中学生中广为流传:“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他一切都要自己安排。”在很小的时候,他们就树立了一种“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思想,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上一个小背包。他们骄傲地说:“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

在加拿大,中学生为了锻炼自理生存的本领,很多人都有制定严格的时间表的习惯。一位中学生曾经自豪地说:“我每天早晨很早就要出门送报纸,无论刮风下雨都要去送,从来没有耽误过!”

加拿大的高中生还必须做30个小时的义工,一分钟都不能少,自理的概念并不仅仅要求自己照顾自己,还要自己规划自己,自己锻炼自己。

当然,自理的行为和习惯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中学生朋友们在生活中点滴积累,逐步养成。别人说上千遍万遍,也抵不上自己亲自做一遍。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只有在生活中插上“自理的翅膀”,才能激起奋发拼搏的精神,磨砺自己的意志,培养自己健康完备的人格,为最终走向成熟迈出坚实的一步。

那么,我们如何培养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呢?

1一定要有培养自理能力的意识

我们缺乏培养自理能力的意识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娇惯自己,不愿意让自己“受苦”,怕自己不小心磕着或碰着。另一方面是父母怕麻烦,有些父母说:“有教孩子做事情的那些时间,自己也就替他做好了。”当今社会独生子女缺乏自理能力普遍是由于上述原因。

事实上,这种完全忽略自理能力培养的心态,既害了你,也害了父母。因此,强化培养自理能力的意识是很有必要的。

2培养自理能力要从学做家务开始

在训练自理能力的时候,除了训练自己管理自己的日常生活以外,还要特别强调训练自己学做家务。如让你自己做早点,洗袜子,拿牛奶,买东西等。同时,可以要求父母对你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并做具体的技术性指导,即使是洗手帕、洗碗碟或收拾房屋也要注意这一点。

3宽容地对待错误

有时候,由于年龄小,认识水平不高,考虑问题不周全,力气小,在做事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不要指责自己,更不能惩罚自己,对于有失误的地方,要分析原因,找到问题所在,以提高操作的技能和水平。这样,既能提高自己自理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又能使自己逐步走向成熟,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自理能力。

如果你总也做得不好,也切不可性急,更不能灰心沮丧,自我否定。要以激励为主,肯定自己做得好的方面,在此基础上找出不足之处,从而为下一次避免失误找到方法。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自理能力,而且也极大地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对促进自己身心发展将产生积极作用。


编辑:团委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工信部备案查询 中国现代教育网
四川省江油市第一中学(简称:江油一中) 版权所有
地址:四川省江油市诗仙路东段168号 邮编:621700
蜀ICP备14002710号 蜀ICP备14002710号-2 蜀ICP备14002710号-3
川公网安备 51078102110050号 川公网安备 51078102110171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